很早就听闻德化有一张最美的女人脸,它就是瓷雕鼻祖何朝宗手下刻画的观音。
4月刊采访时,我们在德化博物馆中见到了何朝宗的“祥云观音”,它静静地立在博物馆中最核心的位置。当你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你马上就能体会到欧洲人为何会形容其为“猪油白”,这是一种白色,不耀眼突兀,白得温润平静,让塑像本身就带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气息。收藏家马未都在德化演讲时有这样的评价:
“见过何朝宗德化观音的人无不为之惊呼,以陶瓷之脆性,表现衣褶之柔软;以陶瓷之生冷,表现肌肤之温润;德化白瓷堪称一绝,前后无人能与之比肩。”
欧 洲 人 叫 它 “ 中 国 白 ”
“Blanc de Chine”是法语中“中国白”的意思,这个说法源于十八世纪的法国。当时,一批又一批物美价廉、做工精湛的德化白瓷,通过中国东南沿海的海上贸易市场,从东南亚到印度半岛,又穿过土耳其海峡进入地中海,最终在欧洲的各大港口上岸,到达贵族们的手中。
他们拿在手里的白瓷,和以前见过的不一样。在这之前,他们见过中国的唐代邢窑、镶金银口的宋代定窑,他们或许还见过“白里透白”的永乐甜白釉,在欧洲人看来,那些顶多算是界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炻器”。而这一次,他们拿在手中的这一件器物,它光泽如绢,如脂似玉,透光率极好,白中泛着淡淡的微黄,让人爱不释手。
贴塑梅枝纹茶壶,清康熙年间,福建德化产,大英博物馆藏。
伦敦彩绘盖碗,清康熙年间,福建德化产,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
荷兰加彩绘盖壶,清康熙年间,福建德化产,大英博物馆藏。
有人因为它的白中泛黄称它为“象牙白”,也有人因为它的温润如玉而称它“猪油白”,但它还有一个更为普遍的名字——“中国白”。中国的白瓷有很多种,确切地说,能被称为“中国白”的,只有德化白瓷。
作为“中国白”的产地,位于福建中部的山区小县德化拥有着烧制陶瓷的天时地利。独一无二的优质原料,以及技术的发展革新,再加上海外交通贸易的不断发展带来的大量海外订单,让德化白瓷终于在明代迎来了质的飞跃。
从 工 匠 之 手,到 欧 洲 客 厅
我们不妨把时间拨回到何朝宗所生活的明末,想象一下当年德化平常的一天:这是明朝末年,北方的战事频起,狼烟四起的中原早已不再安定,多尔衮率领的满洲军队已经兵临北京城,李自成和吴三桂正准备决战于山海关下。明朝御窑景德镇的受到战乱的影响,窑火和订单早已偃旗息鼓,满身绝技的工匠们纷纷远走德化以谋求生计。
没有受到战争太大的影响。在德化城郊的龙浔镇宝美村,天正蒙蒙亮,匠人们正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这家名为“和泉”的瓷商今天正是出窑的大日子。他们从窑室里将一摞一摞地将套烧而成的匣钵搬出,今天这批货以碗、碟、瓶为主,其中不仅有白瓷,在市场上逐渐流行起来的青花瓷器也有不少。它们进入了欧洲人的生活,后人称之为“厨房革命”。
在德国有三百年历史的麦森瓷器,以其奢侈、高雅、皇家品质而驰名德国和世界。1710年左右,麦森对于中国瓷器中德化白瓷以及紫砂壶的模仿很多。“德化白”在奥古斯都的收藏中也有一定的数量,最具代表性的德化白瓷立观音像就曾被多次模仿。
今天出的这批货由实力雄厚的瓷商委托德化的制瓷作坊烧制,出窑之后再委托中间商雇佣挑夫送到港口。在宋元时期,挑夫们通常需要将瓷器一路挑到临县永春,再从永春的许港顺流而下直抵刺桐港,在港口有固定的批发销售点,瓷商将货物批发卖给行商出口。
即便是在海禁最为严厉的明代,也不能阻止德化陶瓷在市场上的热销,刺桐港禁运了,还有旁边的安海港、月港,物美价廉的德化瓷器意味着资本的暴利,山高皇帝远的瓷商们铤而走险地进行着海外贸易。随着一艘艘福船出海,一件件瓷器就这样进入海外市场,从东南亚到印度半岛,再远至东非、甚至欧洲,都留下了德化瓷器的踪影。
法式座架香炉,清康熙年间,福建德化产,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
我们可以想象的是,正是这一艘艘出海的商船将不计其数的陶瓷制品带往世界不同的地方,精美的德化陶瓷不断地收到来自市场的良好反馈,来自海内外的瓷商蜂拥而至。而德化的制瓷技术就在这大发展中不断地精进,直至清代达到顶峰。
透雕笔筒,清康熙年间,福建德化产,大英博物馆藏。
当时的德化窑址已经由宋元时期的42处跃升至177处,达到历代窑址的最高峰(《中国德化瓷史》)。当时的村庄中,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瓷业生产,农民忙时农耕,闲时做陶,已经成为德化的普遍现象。1822年,一艘载重1000多吨的“泰兴号”木帆船从厦门港出发,除了船上的2000多名乘客和船员以外,船舱还装满了德化的青花瓷,商船在前往目的地印度尼西亚的途中触礁沉没。直到1999年这艘沉船被打捞出水时,船上还有36.5万件完好无损的瓷器。从“泰兴号”沉船的案例中,我们可以一窥清朝的德化陶瓷海外贸易有着何等空前的盛况。
泰兴号全貌
在德化陶瓷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所无法忽视的是它作为民窑的身份。与北方一众官窑相比,德化没有他们的精美与雍容华贵,不像他们因为皇室的要求而细致入微。但却因为民窑最直接地面对市场,反而形成了它鲜明的特色与个性,市场需要什么,德化就生产什么,于是我们今天还能够得见一些观音的塑像中隐隐约约有西方圣母的影子。而正是这种大量的海上贸易,让德化陶瓷得以成为中国陶瓷在海外的重要代表,也终以成为西方人眼中“中国白”的代名词。
如今我们走在德化的大街小巷中,仍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因为陶瓷而传承千年的气质。和典型的闽南人式的大鸣大放不同,德化人就像高高耸立的戴云山一样朴实、沉稳、内敛,他们和祖先一样,不需要去与茫茫大海决一死战,依靠陶瓷这一门手艺养活了自己和家庭,也让这座城市的窑火,在和平与安定的环境中历经千年而延续至今。
化 瓷 为 泥,工 艺 与 功 夫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写道:
「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如今,「七十二道工序」业已成为陶瓷行业共识,也是人们初次接触陶瓷时常被告知的一个概念。
(插画 / 颜宝敬 点击查看大图)
灌浆
抬坏工
抬匣钵
烧窑工
抬坏工
窑主
分切瓷工
压模
修坯
上釉工
挑坏工
选瓷工
[ 挛 窑 ]
专门从事筑窑的一个行业,指砌窑和补窑。包括砌筑窑炉、窑囱等。窑炉是陶瓷生产中的关键,窑炉结构是否合理、选型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陶瓷的产出。而建一座好窑,不仅工艺复杂,还涉及建筑、美术等专业知识,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 瓷 庄]
德化生产瓷器工序多,周期长。外地瓷商来此采购瓷器,费时费力,难以在短时间内购足所需品种,而且交通不便,运输费用大。因此一些较大瓷商在本地购置或租赁行屋,派员坐庄采购,组织包装发运。
[ 瓷 商 ]
自古以来,德化陶瓷的外销一直是有利可图的买卖,广阔的海外市场和贩瓷利润,吸引各层次商人加入瓷商的行列。一些瓷商专门贩卖某种瓷器并行销某一地区或国家,在相当程度上左右制瓷产业的发展方向。
[ 瓷 帮 ]
随着宋元时德化瓷开始外销,“瓷帮”这种负责陶瓷运输的职业开始出现。他们常常三五成群,肩挑背负,将瓷器通过山路挑往永春、仙游等地,经泉州、厦门等港口运往海内外。回来时捎带些盐和海产品,是让“德化白”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 窑 主 ]
窑主最早为中产或资产者,多半拥有瓷窑与工场,有的也参与制坯、挛窑、烧制到包装、销售的流程,或雇佣工人生产,是德化陶瓷体系中比较重要的角色。
[ 窑 工 ]
窑工是陶瓷生产环节主要的工人力量,包括制坯工、修坯工、装窑工、烧窑工、彩绘工等。制坯、修坯、彩绘环节多为女性,而装窑、烧窑等力气活,则常由男性承担。
[ 选 瓷 工 ]
选瓷工一般是作坊中经验丰富的专家。宋元时期,德化瓷开始外销,选瓷的行当随即出现,因为外销贸易中需要选出瓷器的好坏,定出等级。选瓷标准几经更替,如今,日用瓷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次品这几种。
[ 瓷 土 配 比 工 ]
瓷土中含有多种成分,瓷土配比是陶瓷相关工种中较需要技术的一种。德化的瓷土为高岭土,根据需要进行配比,一些国营厂都有自己的配方组。一般的日用瓷,直接由瓷土厂配给,而大师用的雕塑瓷土,常常有专人配比。
《海 峡 旅 游 》喊 你 来福 建
与 我 们 一 起 陪 伴 乡 村
新刊上市
图文来自《海峡旅游》4月刊
撰文 / 黄达隆
编辑 / Lily
摄影 / 叶香玉
供图 / 李晓容、FOTOE
欲加入海峡旅游读者大家庭,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加海旅小助手微信,将大家拉进读者分享群。
评论列表